小龍蝦春季水草種植與維護
發布時間:2020-9-10 11:32:29
“一年之計在于春”,水草生長亦然。因而,春季水草管理,尤其是蝦苗還未下塘前的水草管理極為重要,決定整年養殖的成敗。
水草的作用:
1:水草是小龍蝦喜食的植物性餌料,水草還可以繁衍出小魚、螺螄、昆蟲等動物性餌料供小龍蝦攝食。
2:水草可為小龍蝦棲息、蛻殼提供隱蔽場所,以防被敵害發現,并減少相互殘殺。
3:水草能通過光合作用增加水中含氧量,還可調節凈化水質、改善底質,為小龍蝦創造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。
4:在氣溫較高時,水草能起到為小龍蝦遮蔭降溫作用。
因此,在初春時節,要加強飼料的投喂,以盡量減少小龍蝦對水草嫩芽的破壞,適度施肥,確保水草萌芽快速生長。
水草的選擇:
小龍蝦養殖池一般種植伊樂藻、輪葉黑藻、苦草、菹草、水花生等植物。
苦草 | 輪葉黑藻 |
伊樂藻 | 菹草 |
水草的栽種原則:
高溫種和低溫種搭配,挺水種和沉水種搭配。輪葉黑藻(高溫)和伊樂藻(低溫)搭配是目前應用較多的搭配方式。圍溝四周種植伊樂藻(深水低溫),平臺種植輪葉黑藻(淺水高溫)、苦草(高溫)、茭白(挺水)等,高溫期可補充水花生、水葫蘆、浮萍,降低水溫。
水草的栽種
伊樂藻的栽種:
12月至1月底,選擇在秋冬或早春進行,最好在水溫5℃以上進行栽植。栽植前排掉大部分池水,池底留水10~15厘米,池塘消毒后即可進行移栽。移栽可采取莖桿插的方法,數量為20~25千克/畝,行距為0.5~1米,把草莖切成10~15厘米長,5~10株一束插入泥中3~5厘米,待草成活后逐漸加水,加水以浸沒草末端10厘米即可,目的是提供充足的光照強度,由于伊樂藻生長快,很容易布滿全池,因此,在移栽時,要留出2~3米的空白帶,使池塘中形成“井”字形或“十”字形的無草區,便于小龍蝦、河蟹活動。
輪葉黑藻的栽種:
芽苞的播種期集中在2月底—3月初,應選擇晴天播種,播種前池水加注新水10厘米,每畝田種500-1000克,播種時應按行、株距50厘米,將芽苞3-5粒插入泥中,或者拌泥沙撒播。當水溫升至15攝氏度時,5-10天開始發芽,出苗率可達95%。
營養體移栽繁殖一般在谷雨前后,將池塘水排干,留底泥10-15厘米,將長至15厘米輪葉黑藻切成長8厘米左右的段節,每畝按30-50千克均勻潑灑,使莖節部分浸入泥中,再將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。約20天后全池都覆蓋著新生的輪葉黑藻,可將水加至30厘米,以后逐步加深池水,不使水草露出水面。移植初期應保持水質清新,不能干水,不宜使用化肥。
在每年的5~8月,天然水域中的輪葉黑藻已長成,長達40~60厘米,每龍蝦池一次放草100~200千克,一部分被龍蝦直接攝食,一部分生須根著泥存活。
前期水草的維護:
1、壓低水位,保持水位剛好超過水草,給予水草充足的陽光生長。
2、平鋪水草,預防局部水草密度過高造成光照不足水草腐爛及草蟲的生長。
3、春季水草根莖是關鍵,種草后及時使用“硅藻旺2號”+“長根護草肥”,促進生根長根,促進根莖的粗壯,使根長得白、長、多,能夠有效預防高溫期水草的上浮及根的腐爛。
強力激活新栽種水草、老化水草、受損水草重新發芽、生根,迅速恢復活力,茁壯生長。
4、定期割草,并使用“酵素鈣肥”+“超濃縮芽孢桿菌”調節水色控制水草生長,讓更多的肥料和光照用來保持根莖的粗壯,矮壯水草。水草生長過旺需要打割水草時,每次割草后用“強效底爽”+“全能”+“長根護草肥”,激發水草活力,促進水草生根長根。
凈化水質、旺發根系、增強活力